燕赵人民代表网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首页
人大要闻 国内综合 聚焦河北 市县人大 立法经纬 监督纵横 代表履职 社会
法治时空 本网专栏 警方视野 检察平台 法院在线 基层动态 财经 文教
燕赵人民代表网>>法院在线

峰峰法院:创新 “四维工作法“ 守护文化根脉

来源:燕赵人民代表网  2025-3-14 10:57:0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保护工作必须摆在首位。峰峰矿区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定位,创新构建“党建赋能、制度护航、预防前置、多元共治”四维工作体系,为北齐石窟、磁州窑遗址等珍贵文化遗产撑起司法“保护伞”,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司法保护新路径。

  党建赋能铸魂,构建红色引领矩阵

  深度融入 “党委领导 + 司法协同”保护格局,建立“领导干部包联重点文物” 机制。院长带队开展“文化遗产司法行”专项调研,深入了解文物保护现状。依托“法官进网格”工作,在响堂山石窟等重点区域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干警在“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创新“红色教育 + 法治实践”融合模式,将山底抗日地道等红色遗址作为司法教育基地,开展“重走革命路・司法护遗产”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干警参与红色景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聆听专题党课等活动,沉浸式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使命感。

  制度护航强基,构建专业保护体系

  建立 “一遗产一档案” 动态管理机制,为全区重点文物建立司法保护档案。由该院员额法官担任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司法联络员,推行 “三审合一“ 审判模式,集中调处涉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纠纷,持续保持对文物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创新“文物司法保护令”制度,针对响堂山石窟保护发出预防性司法保护令,配套建立 “定期回访 + 效果评估” 机制。

  构建 “1+N“ 联席会议制度,与文旅、公安等部门建立案件线索移送、联合执法机制,通过定期联络会商,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的强大合力。

  预防前置固本,构建立体防护网络

  在响堂山石窟、磁州窑遗址、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通二矿旧址四大文化遗址设立司法协同保护基地,组建由文物专家、非遗传承人等8人组成的专家智库。创新“预防性保护 + 修复性司法”模式,针对工作中发现的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部门存在的工作疏漏、制度缺失和隐患风险等问题,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建立“文物保护观察员”制度,畅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络渠道,形成“前端预防 + 中端化解 + 末端修复“ 的全链条保护体系。

  多元共治聚能,构建普法宣传生态

  打造 “线下 + 线上”立体普法矩阵,在滏源里艺术街区等场所开展“非遗传承与法治同行”主题活动,组织法官走进响堂石窟、冀南山底地道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与妇联联合推出 “文化遗产保护家庭公约”,将法治理念融入家风建设,树立依法保护峰峰历史、弘扬家乡传统文化的意识,培育 “家家都是守护者“ 的良好社会氛围。

责编:檀旭涛
 
 
:::::  关于本站 | 业务推广 | 本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主管  《公民与法治》杂志社主办
©燕赵人民代表网 www.yzdb.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1-87803958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yzdb@163.com
ICP备案号:冀ICP备13010025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13010402000951   许可证编号:冀新网备132016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