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新上的纱窗,质量非常好,现在下单今天就给您发货……”3月1日8时许,深泽县大桥头镇大桥头村村民于思琪准时在村里乡村振兴共享直播间开播,她对着镜头熟练地介绍自家门帘、纱窗等产品。
图为3月1日,在深泽县大桥头村的共享电商直播室里,工作人员进行产品直播销售。
“去年我到村里共享直播间开始直播。到了旺季,直播一天就能卖1000多单,收入比过去增加了10多万元,效果非常好。”于思琪告诉记者,直播效果超出预期,如今她还找到其他村民成立了3人直播团队,每天从8时到22时轮流上播。
随着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搭起直播间。借着这股东风,2023年,大桥头村在深泽县人大的帮助下,探索“人大代表+电商”发展模式,由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牵头,打造了共享直播间,通过电商直播的方式,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
“电商直播看起来谁都能做,但能不能成功还是两说。所以我们打造了共享直播间,鼓励村民来试一试。成功了可以给大伙儿起个带头作用,失败了村民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孙崇笑着说。
听说村里打造了共享直播间,有不少心思活络的村民前来报名。没几天时间,共享直播间的三间直播室全部爆满。看到村民热情高涨,孙崇主动担任“直播顾问”,带领村“两委”干部和人大代表组建直播技术帮扶小组,从话术培训、选品策划到物流对接进行全程指导。
在于思琪的直播室隔壁,38岁的村民王孟也在进行直播。别看王孟现在在镜头前轻松自然,刚直播时,他还对此一窍不通。“看直播容易,播起来可不简单。要不是村里给我进行专门培训,我可能也坚持不下来。”王孟说,现在他主要以直播带货为主,重点推广深泽县的日化、白山药、红薯粉等特色产品。
共享直播间能起到多大效果?孙崇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去年村民利用乡村振兴共享直播间直播了280天,单纯线下零售流水账就比上年增长200%。当然,我们本地优质的特产逐渐被更多网友知晓和喜爱。”
“今年,我们打算再打造140平方米的共享直播间,加大乡村直播电商人才培训、支持力度,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同时培育一批网红爆款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及线下转线上销售能力,让大桥头的‘村播’越播越火。”县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孙崇笑着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