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农村教育水平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等话题,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深化教改,让公平惠及每个孩子
取消了加分、统一了试卷,高考公平还差什么?
2014年底,教育部全面取消体育、艺术等鼓励性高考加分。这个消息,让一直关心高考公平的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盘山县拉拉村村主任曲宝学非常欣慰,多年的呼吁终于落了地。
同取消高考加分一样,2015年高考将实行的全国25个省份统一命题等措施目的也是让高考——这个人才选拔渠道更公平。
取消了加分、统一了试卷,高考公平还差什么?
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继续通过改革规范自主招生、知名高校在各地的招生比例、考试纪律等,确保高考公平。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宇在全国两会上,建议按各省考生人数分配重点大学录取名额。李光宇带来的数据显示,2013年,河南75.8万考生,有85个北大名额,录取率是0.01%;北京7.3万考生,有226个名额,录取率为0.31%。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宁桂玲建议,各知名高校制定招生计划时应科学考虑人口、教育质量等综合因素,保证各地考生录取机会均等。
据介绍,拥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中多集中在城市,而且自主招生报名的附加条件,如全国奥赛名次、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名次等,也是众多农村考生无法企及的。
全国人大代表、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建议,自主招生名额的分配范围应更加广泛,学生入选资格应更加透明、量化,减少少数相关领域领导干部的自由裁量权。
宁桂玲建议,目前已经实施的向贫困地区、农村分配的自主招生比例应严格执行,确保贫困地区考生享受自主招生政策。
硬件有短板、教师留不住,农村教育怎样补强?
连日来,如何让我国教育的政策和资源红利惠及农村学生,让他们也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今年两会,全国模范教师吴正宪代表,替农村小学生和家长递上了一份特殊的建议——为农村小学生“加椅背”。
她告诉记者,在对河南、甘肃、贵州、山西等地进行教师培训时,她和其他老师曾深入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教学点,看到孩子们整日都坐在没有靠背、“摇摇晃晃”的简易板凳上听课,倚在不稳定的课桌上写字。“如果长时间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学习,学生容易产生近视以及脊柱弯曲异常等问题。”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尽管我国近年来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但不少农村地区仍存在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到位等问题,仍需持续加大投入。
除了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几乎所有的代表委员都谈到,要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最核心的就是教师队伍建设。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委员表示,这些年来,尽管农村教育一些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农村和城市教育仍存在差距。“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教师,农村留不住好教师。”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建议,给予乡村教师培训、休假、学习的机会,以及在职称评定、荣誉称号等方面政策上的倾斜。“只有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在政策上作出保障,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她说。
吸引力不强、就业不乐观,职业教育如何摆脱尴尬?
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现实,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尽快通过政策引导、就业推动等途径,使职业教育摆脱低人一等的尴尬,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现在教育领域重学术、轻技术的现象依然明显,似乎大家都要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才是人才培养的经典模式,只有学习不好的孩子才上职业学校。”全国人大代表、台盟上海市委秘书长李碧影说,“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也相对不尽如人意,我进行过调研,很多毕业生签的是临时就业合同。”
代表委员们表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常态下,更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我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议将教育经费的增量倾向性地投入职业教育,补上短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胡卫表示。
“要整合资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设定职业教育合理规模,规范招生流程,扩大自主招生。”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章义和表示,“要确立职业导向,坚持教育本质,建立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的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改变职业教育发展的混乱局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庞丽娟建议,要引导全社会改变对职业教育观念及认识,更重要的是政府切实突破现有的劳动、人事和就业制度,在薪酬、晋升制度上根据人的能力素养、业绩贡献来衡量。同时,在制度设计上,要打开职业教育学生的上升通道,比如允许他们考公务员等。 |